徐弘基笑了,“钱先生英明,三条路保证家族地位,突破口在哪呢?”
刘孔昭轻咳一声,接过话头,“公爷,属下给您讲个故事。
东汉末年,袁术自立为帝,曹孟德亲大军讨伐,然而大军面临严重的军粮短缺,恰逢洪涝,粮食最快一个月才能抵达。
曹孟德不得已减少士兵配给,延长余粮时间。将官担心士兵饥饿投降,曹孟德则毫不在意,一心准备大战,士兵在饥饿中战斗,怨言不断,军心动摇。
最终大战在即,士气低落,将官一再建议推迟,曹孟德却集合全军,只做了一件小事,就恢复了士气。
他向主薄承诺照顾家人,主薄自认克扣军粮,随即被问斩,曹孟德面对全军自责不已,言自身疏忽,导致士兵受苦,三军将士被感动,怨气瞬间消散。
此乃腾龙毁穴局,手段可能看起来无耻卑鄙,但在危急时刻,顾道义而不顾大局,只会损失将来。大丈夫抛弃妇人之仁,必然能成就一番事业。”
徐弘基盯着刘孔昭看了一眼,深吸一口气道,“有理,灵璧侯该死,他如何会自认有错?”
刘孔昭抿抿嘴,低沉说道,“属下再给公爷讲个故事。
千古贤宦高力士,武曌嘉赏其聪慧机敏,年幼仪美,在身边供奉,后因小过,被鞭打赶出,宦官高延福见其可怜且黠慧,便收为养子,遂改名高力士。
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,高力士通过武氏复召入宫,隶属司宫台,供给粮食,累有功勋,景龙年间,唐明皇在藩国,高力士倾心侍奉,恩宠相待,直到兼任右监门卫将军,执掌内侍省事务。
高力士天性谨慎细密,授官宫闱丞,皆因义父高延福说过一句话:皇家无情无义,小过大惩乃常情,没死就得接着侍奉。
此言成就了高力士,但高力士在唐明皇身边侍奉的时候,碰到另一个内侍叫张义。此人向高力士请教如何得到明皇肯定,高力士却告诉他:想让明皇器重,要身恭、面忍、事谨。
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张义试着做,却深感无力,没有人能谨慎的表达热情,也没有人能面不改色表达恭敬。
张义开始自责和否定自己,陷入内心纠结,从一个认真活跃之人,变的郁郁寡欢起来,明皇最终越看他越别扭,独用高力士。
此乃阴阳局,以阴阳之力影响他人,善言却使人自我诛心忏悔,恶言却也能让人得信心发光,也称为善言诛心局。”
徐弘基这次听后闭目思考许久,睁眼露出一丝笑意,“诚意伯真是好家学。”
刘孔昭躬身道,“公爷过奖,令人自认有罪的话术很多,一切需要判断当事人的心态,得清楚他想什么、怕什么,有时匍匐也会引来祸事,拍马也会死于话多,属下无法判断灵璧侯的内心,想必公爷很熟悉。”
徐弘基一拍手,“善,就这么决定了,本公留在苏州,两位带江南士绅去觐见,一为讨取诏书,二为论道,三为诛心,我们根据形势变化再谈如何一步一步做。”